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方案
为积极防控我校学生近视、超重肥胖、营养不良、心理健康等问题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,结合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,特制订我校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方案。
一、 组织机构:
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,学校领导对于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工作高度重视,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。
组 长:刘红叶(校长)
副组长:李 琳(德育副校长) 张 旭(教学副校长)
组 员:葛秀丽(教育教学管理中心主任)
张海丽(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)
米懿锋(教学管理中心副主任)
叶 蕾(校医) 李海菊(校医)
王 玺(总务主任) 史永鸣(食堂管理员)
翟德鹏(体育教研组组长) 向九如(心理教师)
二、 工作安排和活动设计:
1.预防近视: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保护视力活动,提高学生科学用眼意识,养成良好用眼习惯。
负责部门:校医务室
措施一:视力随时测
将教委统一印制的、重点标出5.0正常视力行的视力表下发给学生,学生在家中随时进行测试;同时,学校在各班教室内进行张贴,学生利用课间及午休时间随时进行自测,随时了解自己的视力情况,并有意识的进行视力保护。
措施二:以“赛”促保护
学校对眼保健操管理员进行培训,播放眼操分解动作视频,规范学生眼操动作,在初一年级开展眼保健操比赛,以赛促护,确保眼操有效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。
措施三:爱眼日宣传
通过广播及组织相应活动,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宣传教育,强化学生视力保护意识,促进学生自觉爱眼护眼。
措施四:轻松“3-20”
根据学生体检结果,统计分析视力不良数据,发放家长通知,提出相应保护视力建议,建议家长自行设置“防近小闹钟”,按照3-20的原则(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,远眺6米外的地方20秒),缓解视力疲劳。
2.体能训练: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学生中的“小胖墩”比例也不断增高,中学阶段又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,体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。
负责部门:校体育教研组
措施一:体能训练营
利用课后服务或体育活动时间,根据学生体质水平,本着自愿原则,组织开展肌肉力量、心肺功能、身体协调等方面的训练;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运动强度,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,并建立台账,每天记录学生的体重数据,定期进行评估,并制定下一步训练计划。
措施二:我和家长一起锻炼
家校共育,促学生身体健康发展,开展“我和家长一起锻炼”活动,共同打卡,记录运动项目和时长,定期收回打卡记录,并进行评价,对于坚持锻炼并通过锻炼,在体能和身体素质方面有很大进步的家庭,进行表彰。
3.“食”尚健康:民以食为天,要合理安排学生在校和家庭膳食结构,加强学生饮食健康监测,增强学生及家长健康饮食意识,促进营养健康行为养成,科学控制体重超标情况。
负责部门:总务、食堂
措施一:一本小食谱
根据学生年龄和成长发育特点,给家长发放适合家庭操作的营养食谱《健康餐盘》,指导家庭科学合理搭配学生饮食,学校将每学期组织家庭健康餐盘大比拼活动,引导家庭科学营养饮食。
措施二:一堂饮食课
学校食堂给管理员和厨师长将走进班级,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健康饮食;如何落实三控“控油、控盐、控糖”;不良饮食带给身体的危害;合理膳食对身体的益处等,帮助学生科学饮食,不挑食,保证成长的需要。
4.心理健康: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,上好心理健康课程,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,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和疏导等措施,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,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。
负责部门:心理教研室
措施一:用好一个测评
学校每年对初一学生进行心理测评,对测评结果建立完善的工作台账和学生心理档案,积极寻求学生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有效支持,做到“早发现”,“早干预”。
措施二:做好心理辅导
每学期开学借助级部和班主任宣传学校心理辅导室,正常化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,鼓励学生卸下评价负担,学会主动求助。培养心之守护者同伴支持队伍,为学生在心理辅导之外,提供同伴支持作为补充。
措施三:办好心理活动
借助心理活动室资源,开展日常心理午间活动,供学生在学习之余达到心理放松和心理交流。借助学校活动、节日平台,开展心理游园会,科普心理知识,丰富学生课余生活。根据共性需求,开办心理讲座、团辅等,为师生答疑解惑,疏散压力。
措施四:上好心理课堂
将心理课堂打造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主阵地,在课堂中讨论学生发展中面临或即将面临的议题,提供情感支持和方法指导,并在开放接纳的课堂氛围中,让学生意识到,出现心理困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,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同伴、老师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。
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,期待通过以上活动,能够减少和避免学生出现近视率增高、超重肥胖、营养不良、心理健康等问题,做到让学生身体强健、心中有爱、眼里有光、快乐成长的青少年。